复杂环境下的视觉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
4.61 MB
60 页
0 评论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摘要 | ||
本文档介绍了复杂环境下的视觉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技术及其应用和挑战。SLAM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机器人和无人驾驶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文档讨论了处理循环回路序列、多视频序列、大尺度场景、动态场景以及快速运动和强旋转的技术,如ENFT-SFM、ENFT-SLAM、RDSLAM和RKSLAM。这些算法旨在提高SLAM在复杂环境下的效率和精度。传感器包括红外、激光雷达、摄像头和惯性传感器等,以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 ||
AI总结 | ||
《复杂环境下的视觉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
视觉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是机器人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基本问题,旨在未知环境中实现定位自身方位并同时构建环境三维地图,广泛应用于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机器人和无人驾驶等领域。
**复杂环境下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1. **大尺度场景处理**:提出了高效非连续特征跟踪法(ENFT-SFM),能够高效处理大尺度场景下的循环回路和多视频序列。
2. **动态场景处理**:研发了基于单目视觉的RDSLAM算法,能够在动态场景下稳定工作。
3. **快速运动与强旋转处理**:提出了RKSLAM算法,可实时运行在移动设备上,适应快速运动和强旋转场景。
4. **实时与高精度处理**:ENFT-SLAM算法实现了大尺度场景下的实时稳定工作和在线回路闭合。
**SLAM常用传感器**:
- 红外传感器:适用于近距离感应,如扫地机器人。
- 激光雷达:包括单线、多线等类型。
- 摄像头:单目、双目、多目等,普通手机摄像头也可作为传感器。
- 惯性传感器(IMU):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中。
**SLAM的应用场景**:
1. **无人驾驶**:MobileEye、特斯拉等无人车方案以摄像头为主;Waymo项目采用高精度激光雷达构建地图。
2. **虚拟/增强现实(VR/AR)**:基于SLAM技术的Inside-Out方案,无需预先布置环境传感器,支持大范围移动定位,当前多数VR头盔采用Outside-In方案,存在活动范围受限的问题。
**视觉SLAM的优势**:
- 硬件成本低廉。
- 小范围内定位精度较高。
- 无需预先布置场景。
**视觉SLAM的基本原理**:
基于多视图几何和投影函数,通过特征跟踪、相机姿态恢复与场景三维结构恢复构建环境地图。 |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 可预览页数已用完,剩余
48 页请下载阅读 -
文档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