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HBase Practice At Xiaomi

1.32 MB 45 页 0 评论
语言 格式 评分
英语
.pdf
3
摘要
文档主要介绍了小米在HBase实践中的两大核心内容:异步HBase客户端的实现与性能提升,以及G1GC的调优。通过对异步客户端的性能测试,证明了其延迟至少与阻塞客户端相同,展示了其优势。同时,文档详细探讨了G1GC与CMS的对比、G1GC的调优策略,并分享了在小米HBase集群中的应用实践。
AI总结
《HBase Practice At Xiaomi》文档总结 本文主要围绕小米在HBase实践中的两大核心内容:异步HBase客户端的实现与性能优化,以及G1GC垃圾收集器的调优。 ### 第一部分:异步HBase客户端 1. **背景与必要性** 异步HBase客户端的引入是为了提升性能,优化RPC(远程过程调用)的响应速度。通过异步化设计,客户端可以避免因同步阻塞而导致的性能瓶颈。 2. **实现架构** 异步客户端基于CompletableFuture实现,支持非阻塞式操作。其架构包括异步表(AsyncTable)和同步表(Sync Client),并整合了其他抽象RPC客户端(AbstractRpcClient)。 3. **性能测试** 测试表明,异步客户端的时延性能至少与阻塞式HBase客户端相当,证明了其效率和可靠性。 ### 第二部分:G1GC调优 1. **CMS vs G1** 对比了CMS(并发标记扫描垃圾收集器)和G1(垃圾优先垃圾收集器)两种垃圾收集器的特点,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 2. **G1GC调优策略** 文档详细介绍了G1GC的调优方法,包括垃圾收集频率、内存分配策略、时延目标等方面的优化配置。 3. **在小米HBase集群中的应用** 小米通过对G1GC的调优,显著提升了HBase集群的稳定性和性能,特别是在高并发场景下的垃圾回收效率和时延控制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 总结 本文深入探讨了小米在HBase实践中的两项关键优化:异步客户端的实现与性能验证,以及G1GC的调优策略。通过这些优化,小米的HBase集群在性能和稳定性上均达到了较高水平,为高效的分布式存储和查询提供了有力支持。
P1
P2
P3
P4
P5
P6
P7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 可预览页数已用完,剩余 38 页请下载阅读 -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