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机器学习课程-温州大学-09深度学习-目标检测

4.12 MB 43 页 0 评论
语言 格式 评分
中文(简体)
.pdf
3
摘要
本文档介绍了目标检测的概述、算法分类及评估方法。目标检测任务包括分类、检测和分割三个主要部分,其中检测任务需要同时获取目标的类别和位置信息。目标检测算法分为传统框架、基于深度学习的Two Stage框架和One Stage框架。传统框架依赖滑动窗口和特征提取,Two Stage框架(如Faster RCNN)注重准确性,One Stage框架(如YOLO)追求速度。评估目标检测模型时,常用mAP(平均精度)和Recall指标。文档还详细介绍了YOLO和Faster RCNN算法的实现原理和应用场景。
AI总结
以下是对文档内容的总结: --- ### 《机器学习课程-温州大学-09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总结 #### 1. 目标检测概述 目标检测是图像理解任务中的一部分,主要关注特定物体的类别和位置信息。它的上游任务包括: - **分类(Classification)**:对整张图像进行类别描述。 - **检测(Detection)**:获取目标的类别和位置信息。 - **分割(Segmentation)**:进一步细分为语义分割和实例分割,提供目标的精确轮廓信息。 目标检测算法在学术和工业界主要分为三类: 1. **传统目标检测框架**: - 候选区域选择(滑动窗口遍历)。 - 特征提取(如SIFT、HOG)。 - 分类器分类(如SVM、Adaboost)。 2. **基于深度学习的Two-Stage目标检测框架(准确度优势)**: - 第一阶段生成候选区域(Region Proposal)并附加位置信息。 - 第二阶段对候选区域进行分类和位置修正(如R-CNN、Fast R-CNN、Faster R-CNN)。 3. **基于深度学习的One-Stage目标检测框架(速度优势)**: - 端到端框架,直接回归目标边框和类别(如YOLO、SSD、CornerNet)。 --- #### 2. 目标检测算法 - **mAP(Mean Average Precision)**:衡量模型在所有类别上的检测能力,计算方法是对所有类别的AP(Average Precision)取平均值。 - **Recall**:描述模型检测到的目标数量占总目标数量的比例。 --- #### 3. 具体算法 - **YOLO算法**:将检测问题转化为回归问题,直接预测目标边框和类别概率。 - **Faster R-CNN算法**:两阶段框架,通过候选区域和精确分类实现高准确度检测。 --- ### 总结 该文档系统介绍了目标检测的基本概念、传统与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框架的区别,以及具体算法(如YOLO和Faster R-CNN)的实现方式,并通过mAP等指标评估检测性能。
P1
P2
P3
P4
P5
P6
P7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 可预览页数已用完,剩余 36 页请下载阅读 -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