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Efficient Deep Learning Book》[EDL] Chapter 5 - Advanced Compression Techniques

3.18 MB 34 页 0 评论
语言 格式 评分
英语
.pdf
3
摘要
This chapter discusses advanced compression techniques for deep learning models, focusing on clustering, sparsity, and quantization. Clustering involves grouping tensor elements into centroids to reduce storage costs, with the compression ratio depending on the number of centroids. Sparsity techniques, such as setting small weights to zero, can improve compression ratios and model efficiency. Quantization is compared to clustering, highlighting that clustering can better handle data distributions. The chapter also includes practical examples, such as compressing Mars Rover transmission data and implementing sparse models, demonstrating significant reductions in model size after applying clustering and sparsity techniques.
AI总结
以下是对文档《《Efficient Deep Learning Book》Chapter 5 - Advanced Compression Techniques》的总结,重点突出核心观点和关键信息: --- ### 总结 #### 1. **聚类(Clustering)技术** - **核心思想**:通过聚类算法将张量的元素分组,并用一个中心点(centroid)代表每个组。将每个元素替换为对应中心点的索引,可以显著减少存储空间。 - **步骤**: 1. 学习中心点,使其能够尽量贴合原始张量元素的分布。 2. 构建代码本(codebook),存储所有中心点。 3. 编码:将张量中每个元素替换为其最近的中心点索引。 4. 解码:通过代码本将索引转换回中心点值。 - **压缩比例**:以浮点数为例,中心点存储占 bytes,而每个元素存储仅需 bits。公式计算如下: \[ \text{Compression Ratio} = \frac{\text{Original Size (bytes)}}{\text{Encoded Size (bytes)}} \] 具体案例:64x64权重矩阵(元素数为4096),当 centers时,压缩比例为6.09。 - **实验验证**:使用聚类压缩后,模型的存储空间显著减少。例如,聚类加TFLite压缩后的模型大小仅为原始模型的1/5.62(256.71 KB vs 1442.90 KB)。 #### 2. **剪枝(Pruning)技术** - **核心思想**:通过设置小权重为零,减少模型参数数量,从而降低存储和传输成本。 - **实现步骤**: 1. 对权重按绝对值排序。 2. 根据稀疏率(sparsity rate)设置小权重为零。 3. 使用gzip压缩模型以进一步减少存储空间。 - **优点与挑战**: - 优点:稀疏化可以通过正则化效果提升模型性能;结构化稀疏化(如剪枝整个通道)可以加速计算。 - 挑战:非结构化稀疏化的硬件加速较难实现;结构化稀疏化可能牺牲模型质量。 - **案例**:实验显示,50%稀疏化的模型压缩后比非稀疏模型小27%。 #### 3. **低秩分解与其他压缩技术** - **低秩分解**:通过将权重矩阵分解为低秩矩阵,压缩模型参数。 - **激活稀疏性**:研究表明,ReLU激活函数的输出自然存在稀疏性。通过剪枝激活图,可以提升推理速度(如ResNet和MobileNet的1.8倍性能提升)。 #### 4. **量化(Quantization)与聚类的对比** - **量化**:将浮点数划分为固定区间,每个区间共用一个值。问题在于,当数据分布不均匀时,量化误差较大。 - **聚类优势**:聚类能根据数据分布生成中心点,减少重建误差。例如,火星车传输项目通过聚类实现了更高的压缩率(重建误差仅为0.0002)。 #### 5. **实验与实现** - **聚类压缩实现**:通过`simulate_transmission_clustering`函数实现聚类压缩,实验表明22个聚类中心的重建误差非常小(0.0002)。 - **模型压缩对比**:通过TensorFlow和TFLite模型的实际压缩案例,验证了聚类压缩的有效性。 --- ### 核心观点 1. **聚类与剪枝**:通过聚类和剪枝技术,可以显著减少模型参数,降低存储和传输成本。 2. **压缩效果**:实验表明,聚类压缩(结合TFLite)能将模型大小减少至原始的1/5.62。 3. **量化的局限性**:聚类相较于量化,更能适应数据分布,减少重建误差。 4. **稀疏化**:稀疏化(激活和权重)具有正则化效果,可能提升模型性能。 --- 以上是文档的核心内容和关键信息概述,逻辑清晰、重点突出,方便快速理解和应用。
P1
P2
P3
P4
P5
P6
P7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 可预览页数已用完,剩余 27 页请下载阅读 -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