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ethercat stack

2.54 MB 65 页 0 评论
语言 格式 评分
英语
.pdf
3
摘要
文档主要介绍了EtherCAT从站堆栈代码(SSC)的结构和实现,展示了C代码的核心部分,包括状态机的状态转换表以及主要循环逻辑。代码中定义了idle、waiting_msg、safety等状态,并通过事件触发状态转换,例如 обработка CAN 消息、安全模式启用等。文档还提到了 Beckhoff SSC 的特点,以及其在现代嵌入式C++项目中的应用。
AI总结
《EtherCAT Stack》文档总结如下: --- **概述** 文档主要介绍了Beckhoff EtherCAT从机堆栈(SSC)的代码结构及实现细节,重点描述了其主循环、状态机和外部接口的设计。 --- **代码结构** 1. **主循环** - 主循环位于`main()`函数中,持续执行`MainLoop()`以处理EtherCAT状态机。 - 主循环的核心是`MainLoop()`, 负责处理EtherCAT相关的逻辑,如接收和发送消息。 2. **外部接口** - 通过`extern "C"`定义的接口,与C++代码交互,实现模块化设计。 - 主要接口包括: - `process_app()`: 处理应用程序数据。 - `MainLoop()`: 主循环函数,处理EtherCAT状态机。 3. **状态转换表** - 状态机通过转换表管理状态切换,核心状态包括`:{"idle"_s, "waiting_msg"_s, "safety"_s}`。 - 状态机响应事件如`event`、`event`, 并根据条件执行相应动作,例如发送CAN消息或重置状态。 4. **硬件层与安全功能** - 硬件层通过`HardwareLayer`对象管理硬件交互。 - 安全功能通过`status_have_error()`和`safety_enabled_`变量实现,确保系统在异常情况下进入安全模式。 --- **关键点** - EtherCAT从机栈代码采用ANSI C语言,结构模块化且简单,便于快速开发。 - 状态机通过转换表实现状态切换,逻辑严谨,易于维护。 - 外部接口通过`extern "C"`实现与C++代码的互操作性。 --- 以上总结涵盖了文档的核心内容,重点突出了代码结构、状态机设计和功能实现的关键点。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 可预览页数已用完,剩余 53 页请下载阅读 -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