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M 深水区:构建连接运维与业务之桥-赵宇辰
5.87 MB
24 页
0 评论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摘要 | ||
文档讨论了应用性能监控(APM)在当前数字化转型和复杂IT环境下的挑战与解决方案。APM深水区旨在构建连接运维与业务的桥梁,通过主动运营提升用户体验和效率。其核心在于量化业务表现、实现风险防范和故障定位,同时支持持续迭代和优化。文档还介绍了业务流、业务操作和业务的定义,并探讨了如何通过业务指标监控、告警和追踪来提升业务可用性和用户活跃度。 | ||
AI总结 | ||
《APM深水区:构建连接运维与业务之桥-赵宇辰》摘要:
文档探讨了APM(应用性能管理)在复杂IT环境下的现状、痛点及解决方案,重点介绍了“APM深水区”的概念及其在连接运维与业务中的重要作用。以下是核心内容的总结:
### 一、APM现状与痛点
1. **现状**:IT设施规模快速扩张,应用数量增加,系统性能波动,导致企业IT运行压力大,故障定位困难,损失难以量化。
2. **痛点**:传统运维方式被动、不计成本,仅关注系统是否运行,难以满足业务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的需求。面对复杂多元的IT环境,传统运维面临巨大挑战。
### 二、APM深水区:连接运维与业务的桥梁
1. **定义与价值**:
- APM深水区是连接运维与业务的桥梁,通过量化业务表现、提升用户体验、防范风险和实现持续优化(DevOps),帮助企业实现从“稳定运行”到“最大价值化”的转变。
- 核心目标是构建面向业务和服务的主动运营模式,注重用户体验、效率和效益。
2. **关键能力**:
- **业务运维**:通过业务流程监控、业务指标监控和业务追踪,实现对业务的全面可视化。
- **技术运营**:具备全面数据获取、处理和分析能力,支持新技术(如容器、分布式、微服务、Serverless等)挑战。
- **业务-IT溯源**:支持单次功能操作的代码调用栈溯源、异常追踪和用户体验指标分解。
3. **业务流、业务操作的定义**:
- **业务操作**:面向用户的最小监测维度,如登录、提交订单、支付等。
- **业务流**:为完成特定价值目标,由多个业务操作组成的流程,如借贷流程、订单处理流程等。
- **业务**:涵盖各行业的商业活动,例如营销、广告、OA、CRM等。
### 三、技术原理与实际案例
1. **技术原理**:
- APM深水区通过全链路监控(基础架构、业务系统、SaaS、原生App、浏览器等)和全量数据分析,解决传统APM的局限性。
- 支持多种监控手段,如真实用户监控、小程序监控等。
2. **实际案例**:
- 通过业务追踪和监控,帮助企业量化业务表现,如完成订单笔数、错误订单金额、用户活跃度等。
- 提供业务告警(如订单量下降、失败订单增加等)和预警机制,实现风险防范和故障定位。
### 四、总结
APM深水区通过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帮助企业实现从传统运维的“稳定安全可靠”向业务运维的“效率效益体验”转变,为数字化转型和业务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 可预览页数已用完,剩余
12 页请下载阅读 -
文档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