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邓良驹 编写更安全的Python代码
988.40 KB
18 页
0 评论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摘要 | ||
文档重点介绍了如何编写更安全的Python代码,强调了多重防御策略的重要性,包括安全编码、系统配置、测试和操作规范。文中列举了10+条具体的安全编码规则,如不信任外部输入、使用最小权限原则、定期清理缓存数据、加密敏感信息等。特别指出了pickle、eval等不安全实践,并提供了替代方案如使用JSON或YAML。同时,强调了定期关注OWASP和Python相关的CVE报告,及时修复代码缺陷的必要性。 | ||
AI总结 | ||
### 总结:编写更安全的Python代码
编写安全的Python代码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核心领域:
1. **规避代码风险的原则**:
- 默认不信任外部输入,进行严格检查。
- 内部逻辑需做充分检查,避免逻辑错误。
- 采用最小权限原则,减少越权漏洞。
- 使用奥卡姆剃刀原则,选择简单的设计降低缺陷风险。
- 定期清理缓存数据,减少入侵风险。
2. **安全编码建议**:
- 在发布代码前,使用Bandit工具检查代码,规避不安全写法。
- 敏感信息必须加密存储和使用。
- 避免将敏感数据驻留在内存中。
- 使用虚拟环境隔离项目,_literalsRunner对不可信数据在沙盒中执行。
- 保持操作系统、Python解释器和PyPI包更新,特别是安全更新。
3. **常见不安全代码及应对**:
- **pickle模块**:避免对不可信数据进行unpickle,使用JSON或安全的YAML代替。必须使用pickle时,在沙盒环境中执行。
- **eval函数**:禁止在生产环境中使用eval,防止代码注入。
- **PyYAML**:使用yaml.safe_load,必要时编写自定义Loader进行严格检查。
4. **多重防御策略**:
- 结合安全编码、系统配置、充分测试和安全操作规范,形成多层次防御体系。
- 定期关注OWASP安全报告和Python相关的CVE报告,及时排查代码缺陷。
5. **Tools and Best Practices**:
- 使用安全的序列化工具(如JSON)替代pickle。
- 关注公开的安全报告(OWASP和CVE),及时修复代码漏洞。
编写安全的Python代码需要警惕和严谨,遵循以上原则和建议,可以有效降低代码风险,提升整体系统安全性。 |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 可预览页数已用完,剩余
6 页请下载阅读 -
文档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