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MoonBit月兔编程语言 现代编程思想 第八课 队列:可变数据实现

314.79 KB 19 页 0 评论
语言 格式 评分
中文(简体)
.pdf
3
摘要
本章节介绍了使用可变数据结构实现队列的方法,包括基于数组的循环队列和单向链表的实现。循环队列通过数组和指针操作实现先进先出的特性,并解决了元素数量超出数组长度的问题通过扩容操作。单向链表则通过节点指针的链接实现队列操作。本章还涉及了尾调用与尾递归的应用。队列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空队列、添加元素、删除元素、查看头元素和获取队列长度。
AI总结
# 队列:可变数据结构实现 - 总结 ## 1. 队列基本概念 队列是一个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用于元素的有序存取。本节介绍了使用可变数据结构实现队列,包括循环队列和单向链表两种方法。 ## 2. 循环队列实现 循环队列基于数组实现,包含以下字段: - `array`: 存储队列元素的数组 - `start`: 队首指针 - `end`: 队尾指针(指向下一个可放置的位置) - `length`: 队列中元素的数量 主要函数: - `push(t: Int)`: 添加元素。如果数组满,进行扩容。扩容时创建更大的数组并复制原数据。 - `pop()`: 删除元素并返回修改后的队列。 ## 3. 默认值初始化问题 在数组初始化时,应使用合适的默认值(如0),确保扩容和复制操作正确。 ## 4. 单向链表实现 链表节点结构: - `Node[T]`: 包含值`val`和可选的下一个节点`next`。 - `LinkedList[T]`: 包含头节点`head`和尾节点`tail`。 链表适用于高效插入和删除操作,避免了数组扩容的复杂性。 ## 5. 主要函数 队列需实现的核心函数包括: - `make()`: 创建空队列。 - `push(t: Int)`: 添加元素。 - `pop()`: 删除元素。 - `peek()`: 查看队首元素。 - `length()`: 查看队列长度。 ## 6. 总结 本节详细讲解了队列的可变数据结构实现方法,涵盖了循环队列的扩容操作和单向链表的结点结构,并介绍了相关函数的实现细节。tail递归和扩容机制是实现中的关键点。
P1
P2
P3
P4
P5
P6
P7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 可预览页数已用完,剩余 12 页请下载阅读 -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