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ve支持S3 数据缓存方案
© XXX Page 1 of 9 Curve支持S3 数据缓存方案© XXX Page 2 of 9 版本 时间 修改者 修改内容 1.0 2021/8/18 胡遥 初稿 背景 整体设计 元数据采用2层索引 对象名设计 读写缓存分离 缓存层级 对外接口 后台刷数据线程 本地磁盘缓存 关键数据结构 详细设计 Write流程 Read流程 ReleaseCache流程 3操作过多 2.对于4k 小io每次都要和s3交互,导致性能非常差。 因此需要通过Cache模块解决以上2个问题。 整体设计 整个dataCache的设计思路,在写场景下能将数据尽可能的合并后flush到s3上,在读场景上,能够预读1个block大小,减少顺序读对于底层s3的访问频次。从这个思路上该缓存方案主要针对的场景是顺序写和顺序 读,而对于随机写和随机读来说也会有一定性能提升,但效果可能不会太好。 的目的是为了后续从对象存储上遍历,反查文件,这里就要求inodeId是永远不可重复。 读写缓存分离 读写缓存的设计采用的是读写缓存分离的方案。 写缓存一旦flush即释放,读缓存采用可设置的策略进行淘汰(默认LRU),对于小io进行block级别的预读。 即读写缓存相互没影响不相关, 缓存层级 缓存层级分为fs->file->chunk->datacache 4层,通过inodeId找到f0 码力 | 9 页 | 179.72 KB | 5 月前32.1.1 Golang主动式内存缓存的优化探索之路
Golang主动式内存缓存的优化探索之路 安晏伯 学而思网校 技术专家 目 录 问题引入 01 难点攻克 02 主动式内存缓存框架 03 总结 04 问题引入 第一部分 为什么能有极致的性能? 01. 如何优化? 解决了哪些技术难题? 主动式内存缓存 如何优化? 极致的性能 除了网络IO,与Redis有什么区别? 复杂的查询怎么办? 02. 传统的Cache很难 • 复杂的查询场景,内存数据如何高效组织? • 主动式内存缓存,如何保证数据实时性? • 数据太多,内存不够用,如何进行存储扩展? 通过本次分享,可以带来哪些收获? 难点攻克 第二部分 使用内存缓存 数据一致性如何保证? 一致性 01. 缓存如何保证更新,如何与数据库同步 同步、更新 被动方式 缓存过期 定期同步 主动方式 监听数据变化 数据加载,更新 热数据的交换 冷 热 新 系 统 历 史 数 据 冷数据、数据量多 缓存成本大、命中低、收益小 热 数 据 当前系统中的热点数据 命中率高 系 统 新 增 数 据 近期新增数据,较大概率命中 存储空间 缓存性能 冷热可交换,引擎可扩展 06. 冷热数据交换,通过栈式缓存结构,实现多级缓存策略 语言的局限性 07. 基于golang语言,内存对象超过百万量级后出现的GC耗时问题0 码力 | 48 页 | 6.06 MB | 1 年前3CurveFS S3本地缓存盘方案
Page 1 of 9 Curvefs-S3 本地写缓存盘方案© XXX Page 2 of 9 背景 方案设计 主要数据结构定义 方案设计思考 POC验证 背景 当前,s3客户端在写底层存储的时候是直接写入远端对象存储,由于写远端时延相对会较高,所以为了提升性能,引入了写本地缓存盘方案。也即要写底层存储时,先把数据写到本地缓存硬盘,然后再把本地缓存 硬盘中的数据异步上传到远端对象存储。 方案设计© S3模块接收到写入后先写入写内存缓存页,如果满足持久化的条件后,那么则准备持久化。 如果未配置本地硬盘作为写缓存,那么直接持久化到远端的对象存储;如果配置了本地硬盘作为写缓存,那么则尝试先写入本地硬盘写缓存目录。 写本地硬盘缓存目录之前先判断缓存目录容量是否已达到阈值,如果已经达到阈值,那么则直接写入到远端对象存储;否则,则写入到本地硬盘写缓存目录中。文件写入本地硬盘写缓存目录后,从本地硬盘读目录© 4 of 9 做一个硬链接链接到该文件。 本次io在本地硬盘写入好之后,异步上传模块会适时把本地硬盘写缓存目录中的文件上传到远端对象存储集群,上传成功后,删除本地写缓存目录中的对应文件。 同时,缓存清理模块会定时检查本地硬盘缓存目录容量情况,如果容量已经达到阈值了,则进行文件的清理工作。 另外,异常管理模块处理客户端挂掉后的文件重新上传问题。 主要数据结构定义 class DiskCacheManagerImpl0 码力 | 9 页 | 150.46 KB | 5 月前3云原生虚拟数仓 PieCloudDB 的架构和关键模块实现
0 码力 | 43 页 | 1.14 MB | 1 年前3C++高性能并行编程与优化 - 课件 - 16 现代 CMake 模块化项目管理指南
现代 CMake 模块化项目管理指南 彭于斌( @archibate ) 课件 & 源码: https://github.com/parallel101/course 往期录播: https://space.bilibili.com/263032155 找不到头文 件怎么办呀 CMake Cookbook 小彭老师建议 : ~~-·~·~-·~ -~·-·~·- 第一章:文件 / 项目,如何优雅地、模块化地组织大量源文件 ? 推荐的目录组织方式 • 目录组织格式: • 项目名 /include/ 项目名 / 模块名 .h • 项目名 /src/ 模块名 .cpp • CMakeLists.txt 中写: • target_include_directories( 项目名 PUBLIC include) • 源码文件中写: • #include < 项目名 / 模块名 .h> 推荐的目录组织方式 • 头文件(项目名 /include/ 项目名 / 模块名 .h )中写: • #pragma once • namespace 项目名 { • void 函数名 (); • } • 实现文件(项目名 /src/ 模块名 .cpp )中写: • #include < 项目名 / 模块名 .h> • namespace 项目名 { • void 函数名 ()0 码力 | 56 页 | 6.87 MB | 1 年前32.2 龚浩华(月牙寂)p2p缓存系统 基于Golang的Aop设计模式
LOGO p2p缓存系统 基于Golang的Aop设计模式 龚浩华 QQ 29185807 月牙寂 背景 v Web缓存(类似CDN技术) § 网页、图片 § 普通下载 § 普通视频 v P2P缓存 § 下载(bt等) § 视频(qvod、百度影音等) 背景 v P2P缓存好处 § 一次获取,多次利用 § 减少局域网出网流量 减少局域网出网流量 § 提升用户体验 背景 v P2P缓存服务器(基于c++开发) § 代码量大 § 协议数量多 § 耦合性高 § 潜在bug多 重构 or 重新推倒? 背景 现实世界是怎么样的 分布式、并发 职能化、松散化 自组织、智能化 程序框架是否也可以这样? OOP v C++对象代码运行 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现实世界的设计模式直接可以拿来借鉴 P2P缓存框架 P2P缓存框架 1、入口监听模块 常驻 功能监听识别连接 2、任务管理模块 常驻 管理任务、分流client P2P缓存框架 3、任务模块 文件缓存度:是否需要下载 文件热点程度:是否热点0 码力 | 29 页 | 338.20 KB | 1 年前3Go Module在又拍云的实践
0 码力 | 28 页 | 12.85 MB | 1 年前3ThinkJS 2.2 中文文档
ES2015+ 和 TypeScript 项目的断点调试,并且报错信息也会定 位到源代码下,这样可以给开发和调试带来巨大的便利,具体请见断点调试。 支持多种项目结构和多种项目环境 项目支持单模块模式、普通模式、分模块模式等多种项目结构,可以满足各种项目复杂度的开 发。 默认支持 development , testing 和 prodution 3 种项目环境,可以在不同的项目环境下进行 不同 语句,还可以自动防止 SQL 注入等安全漏洞。同时支持事务、关联模型等高级 功能。 代码自动更新 ThinkJS 内置了一套代码自动更新的机制,文件修改后立即生效,不用重启 Node.js 服务,也不用 借助第三方模块。 自动创建 REST 接口 使用 thinkjs 命令可以自动创建 REST 接口,不用写任何的代码即可完成 REST API 的开发。如果 想在 REST 接口中过滤字段或者进行权限校验,也很方便处理。 http://www .thinkjs.org/doc/error.html#EADDRINUSE 丰富的路由机制 ThinkJS 支持正则路由、规则路由、静态路由等多种路由机制,并且可以基于模块来设置。可以让 URL 更加简洁的同时又不丢失性能。 支持国际化和多主题 ThinkJS 使用很简单的方法就可以支持国际化和多主题等功能。 与其他框架的对比 与 express/koa 对比0 码力 | 277 页 | 3.61 MB | 1 年前3C++高性能并行编程与优化 - 课件 - 11 现代 CMake 进阶指南
里构建,即: make -C build -j4 // 调用本地的构建系统执行 install 这个目标,即安 装 -D 选项:指定配置变量(又称缓存变量) • 可见 CMake 项目的构建分为两步: • 第一步是 cmake -B build ,称为配置阶段( configure ),这时只检测环境并生成构建规则 • 会在 build 目录下生成本地构建系统能识别的项目文件( Makefile 或是 .sln ) • 第二步是 cmake --build build ,称为构建阶段( build ),这时才实际调用编译器来编译代码 • 在配置阶段可以通过 -D 设置缓存变量。第二次配置时,之前的 -D 添加仍然会被保留。 • cmake -B build -DCMAKE_INSTALL_PREFIX=/opt/openvdb-8.0 • ↑ 设置安装路径为 /opt/openvdb-8 -DCMAKE_BUILD_TYPE=Release • ↑ 设置构建模式为发布模式(开启全部优化) • cmake -B build ← 第二次配置时没有 -D 参数,但是之前的 -D 设置的变量都会被保留 • (此时缓存里仍有你之前定义的 CMAKE_BUILD_TYPE 和 CMAKE_INSTALL_PREFIX ) -G 选项:指定要用的生成器 • 众所周知, CMake 是一个跨平台的构建系统,可以从 CMakeLists0 码力 | 166 页 | 6.54 MB | 1 年前3ThinkJS 3.0 中文文档
config 和 think.logger 对象。 加载 Extend,为框架提供更多的功能,配置文件为 src/config/extend.js 。 获取当前项目的模块列表,放在 think.app.modules 上,如果为单模块,那么值为空数 组。 加载项目里的 controller 文件( src/controller/*.js ),放在 think.app.controllers 对 对象上,方便后续读取。 router 解析路由,解析出请求处理对应的 Controller 和 Action,放在 ctx.controller 和 ctx.action 上,方便后续处理。如果项目是多模块结构,那么还有 ctx.module 。 logic 根据解析出来的 controller 和 action,调用 logic 里对应的方法。 实例化 logic 类,并将 ctx 传递进去。如果不存在则直接跳过 src/config/adapter.[env].js [env] 为当前环境名称。最终会将这些配置按顺序合并在一起,同名的 key 后面会覆盖前面的。 配置加载是通过 think-loader 模块实现的,具体代码见: https://github.com/thinkjs/think-loader/b lob/master/loader/config.js。 使用配置 框架提供了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方式快速获取配置:0 码力 | 129 页 | 2.12 MB | 1 年前3
共 974 条
- 1
- 2
- 3
- 4
- 5
- 6
-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