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敏捷之旅十周年/1_熊节_敏捷中国史_敏捷之旅成都
开发费用超支、软件团队沟通困难、软件重用率低下、 开发人员各自为政、任务完成过期、可靠性下降、系统 适应能力差、软件质量得不到保证、维护困难、可移植 性差、文档不健全、不能适应需求变化…… 当时专家的共识:中国软件设计与生产的弊端在于技术 环节不过关,社会化大生产尚未形成。而应对软件危机 的对策,则是亟需提高全行业的软件工程水平。 �7 在客户和解决客户需求 的软件项目之间,建立 对客户需求的共同理解。 需求管理 每当有人向团队主干版本提交新的修 改,立即执行完整的软件构建过程,将 源代码编译、打包成可执行的状态,并 执行所有自动化测试用例。 敏捷的质量保证 重构应该是“行为保持”的。为了 最大限度地减少调整软件设计过程 中引入错误的几率,必须采用“一 种经千锤百炼形成的有条不紊的程 序整理方法”。 如果每次重构之后都必须手动执行 测试用例来验证软件的行为是否被 改变,会使重构变成一件极其麻烦 而高风险的事。因此,极限编程有0 码力 | 38 页 | 6.01 MB | 1 年前3敏捷开发/张燎原:从持续交付到业务创新
践者和推动者,具有十多年软件研发一线实践经验,经 历过消费电子、通信及互联网多个行业,长期从事研发 管理及研发教练工作,负责组织级大规模敏捷导入实施 和转型的辅导。译有《程序员度量》、《软件驱魔》等。 同时,他热衷编写代码和开源,涉及软件设计、测试驱 动开发、代码重构、遗留代码的维护和持续集成及交 付。 twitter: @zhangliaoyuan 知识倍增速度: • 1750 - 1900: 150年年增⻓长⼀一倍 • 19000 码力 | 40 页 | 3.34 MB | 1 年前3敏捷开发/LIVE-211是什么,聊聊研发效能度量那些事儿
践者和推动者,具有十多年软件研发一线实践经验,经 历过消费电子、通信及互联网多个行业,长期从事研发 管理及研发教练工作,负责组织级大规模敏捷导入实施 和转型的辅导。译有《程序员度量》、《软件驱魔》等。 同时,他热衷编写代码和开源,涉及软件设计、测试驱 动开发、代码重构、遗留代码的维护和持续集成及交付。 twitter: @zhangliaoyuan Content 好的度量是什么 What’s Good Metrics0 码力 | 36 页 | 7.19 MB | 1 年前3
共 3 条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