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3学习手册
bytearray break #跳出当前循环,跳出for #使用索引: for i in range(10) : #生成10个数,从0开始,0到9 # To Do # range(1,9) #从1开始,1到8 # range(1,9,2) for 变量 in 列表/元组} #直接返回set ④ tuple元组推导式 newtuple=(表达式 for 变量 in 列表) #直接返回的是生成器对象, 不是tuple 例: xx=tuple( x for x in range(1,10) ) # tuple(推导式) 可得元组 ★第5章、函数def /str,base=16指 定x字符串为16进制数 divmod() 函数接收两个数字类型(非复数)参数,返回一个包含商和 余数的元组(a // b, a % b) ②生成器 dict() #用于生成一个dic�onary enumerate() 函数用于将一个可遍历的数据对象(如列表、元组或字符 串)组合为一个索引序列,同时列出下标和数据,一般用在 for 循环当 中 slice()0 码力 | 213 页 | 3.53 MB | 1 年前3git 操作手册
本 地 设 置 信 息 保 存 在 项 目 目 录/.git/config文件里 # cd 项目目录 # git init #初始化仓库,将在当前路径下生成.git子目录,子目录里有 此git仓库的相关信息 # git config --local user.name cof #设置用户名 # git config ~/testgit #创建项目目录 # cd ~/testgit # git init #初始化仓库,将在当前路径下生成.git子目录,子目录里 有此git仓库的相关信息,初始化后要设置当前工作的用户名等相关信息,否则 使用全局设置 # git status #查看当前工作目录和暂存区的状态 h�ps://gitlab.cof-lee.com/cof/pro-1.git #克隆远程仓库到本地,默认 克隆的是远程的默认分支,本例中远程仓库默认分支为main(克隆后会自动在 当前目录下生成项目目录) # cd pro-1/ #进入克隆后的项目目录 # git remote -v0 码力 | 35 页 | 1.69 MB | 1 年前3k8s操作手册 2.3
/usr/sbin/iptables -I DOCKER-ISOLATION-STAGE-2 1 -s 0.0.0.0/0 -j ACCEPT EOF ★最好的做法是让docker不生成默认的docker0网桥,不修改iptables规则 # cat > /etc/docker/daemon.json </etc/containerd/config.toml #生成containerd的配 置文件 # vi /etc/containerd/config.toml #修改以下2行配置 SystemdCgroup kubelet 再加入K8S集群(使用 安装第一个k8s的master结点时生成的最后2行命令 kubeadm join xxx)不过这命令的token默认是2小时有效期,超时后可重新生成 token再去node结点上执行 master1结点# kubeadm token generate #重新生成token,下面这一串 字符 ka8k02.9f2uowba7j21qv0g 0 码力 | 126 页 | 4.33 MB | 1 年前3Redis操作手册
/usr/local/bin/ ★也可指定安装目录,如下操作: # mkdir /usr/local/redis # make install PREFIX=/usr/local/redis #会自动生成一个bin子目录,安装 在/usr/local/redis/bin/目录下 # vi /root/redis-6.2.13/redis.conf #源码解压目录下有redis0 码力 | 5 页 | 80.37 KB | 1 年前3postgresql操作手册
"error") VALUES (94, 'host', '{all}', '{all}', '0.0.0.0', '0.0.0.0', 'password', NULL, NULL); 第一个94为自动生成的规则编号,前面的0.0.0.0为网段,后面的0.0.0.0为掩码 ★第4章、创建用户并授权 # su postgres # psql0 码力 | 17 页 | 445.84 KB | 1 年前3
共 5 条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