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高性能并行编程与优化 - 课件 - 06 TBB 开启的并行编程之旅
TBB 开启的并行编程之旅 by 彭于斌( @archibate ) 往期录播: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a411r7zp 课程 PPT 和代码: https://github.com/parallel101/course 高性能并行编程与优化 - 课程大纲 • 分为前半段和后半段,前半段主要介绍现代 C++ ,后半段主要介绍并行编程与优化。 4.编译器如何自动优化:从汇编角度看 C++ 5.C++11 起的多线程编程:从 mutex 到无锁并行 6.并行编程常用框架: OpenMP 与 Intel TBB 7.被忽视的访存优化:内存带宽与 cpu 缓存机制 8.GPU 专题: wrap 调度,共享内存, barrier 9.并行算法实战: reduce , scan ,矩阵乘法等 10.存储大规模三维数据的关键:稀疏数据结构 位时代过去了) 至少 2 核 4 线程(并行课…) 英伟达家显卡( GPU 专题) 软件要求: Visual Studio 2019 ( Windows 用户) GCC 9 及以上( Linux 用户) CMake 3.12 及以上(跨平台作业) Git 2.x (作业上传到 GitHub ) CUDA Toolkit 10.0 以上( GPU 专题) 第 0 章:从并发到并行 摩尔定律:停止增长了吗?0 码力 | 116 页 | 15.85 MB | 1 年前3C++高性能并行编程与优化 - 课件 - 17 由浅入深学习 map 容器
K-V 对的一份深拷贝。你写入的只是这份拷贝 后的 V ,不是 map 中的那个 V 。 map 的遍历:遍历的同时修改怎么办? k v map 中的 堆空间 执行你这段代码 的栈空间 未初 始化 v2 要写入的数 执行中的代码 for (auto [k, v]: m) { v = v2; } • 我们现在遍历一个 map ,然后把他里面所有的 V 都设为 v2 ,要怎么做? K-V 对的一份深拷贝。你写入的只是这份拷贝 后的 V ,不是 map 中的那个 V 。 map 的遍历:遍历的同时修改怎么办? k v map 中的 堆空间 执行你这段代码 的栈空间 k v v2 要写入的数 执行中的代码 for (auto [k, v]: m) { v = v2; } • 我们现在遍历一个 map ,然后把他里面所有的 V 都设为 v2 ,要怎么做? • K-V 对的一份深拷贝。你写入的只是这份拷贝 后的 V ,不是 map 中的那个 V 。 map 的遍历:遍历的同时修改怎么办? k v map 中的 堆空间 执行你这段代码 的栈空间 k v2 v2 要写入的数 执行中的代码 for (auto [k, v]: m) { v = v2; } 你修改的是栈空间 ( 周树人 ) 管我堆空间 ( 鲁迅 ) 什么事? • 我们现在遍历一个0 码力 | 90 页 | 8.76 MB | 1 年前3C++高性能并行编程与优化 - 课件 - 11 现代 CMake 进阶指南
需要先创建 build 目录 • 切换到 build 目录 • 在 build 目录运行 cmake < 源码目录 > 生成 Makefile • 执行本地的构建系统 make 真正开始构建( 4 进程并 行) • 让本地的构建系统执行安装步骤 • 回到源码目录 现代 CMake 提供了更方便的 -B 和 --build 指令,不同平台,统一命 令! • cmake -B build build/Makefile // 自动调用本地的构建系统在 build 里构建,即: make -C build -j4 // 调用本地的构建系统执行 install 这个目标,即安 装 -D 选项:指定配置变量(又称缓存变量) • 可见 CMake 项目的构建分为两步: • 第一步是 cmake -B build ,称为配置阶段( configure Windows 上只允许用 MSBuild 构建,不能 用 Ninja (怕不是和 Bill Gates 有什么交 易) 第 1 章:添加源文件 一个 .cpp 源文件用于测试 CMake 中添加一个可执行文件作为构建目标 另一种方式:先创建目标,稍后再添加源文件 如果有多个源文件呢? 逐个添加即可 使用变量来存储 建议把头文件也加上,这样在 VS 里可以出现在“ Header Files”0 码力 | 166 页 | 6.54 MB | 1 年前3C++高性能并行编程与优化 - 课件 - 08 CUDA 开启的 GPU 编程
__global__ 修 饰符,即可让他在 GPU 上执行。 • 不过调用 kernel 时,不能直接 kernel() ,而 是要用 kernel<<<1, 1>>>() 这样的三重尖括 号语法。为什么?这里面的两个 1 有什么用 ?稍后会说明。 • 运行以后,就会在 GPU 上执行 printf 了。 • 这里的 kernel 函数在 GPU 上执行,称为核 函数,用 __global__ 修饰的就是核函数。 后,并不 会立即在 GPU 上执行完毕,再返回。实际上只是把 kernel 这个任务推送到 GPU 的执行队列上,然后立即 返回,并不会等待执行完毕。 • 因此可以调用 cudaDeviceSynchronize() ,让 CPU 陷 入等待,等 GPU 完成队列的所有任务后再返回。从而 能够在 main 退出前等到 kernel 在 GPU 上执行完。 定义在 GPU 上的设备函数 上的设备函数 • __global__ 用于定义核函数,他在 GPU 上执行,从 CPU 端通过三重尖括号语法调 用,可以有参数,不可以有返回值。 • 而 __device__ 则用于定义设备函数,他在 GPU 上执行,但是从 GPU 上调用的,而 且不需要三重尖括号,和普通函数用起来一 样,可以有参数,有返回值。 • 即: host 可以调用 global ; global 可以调 用0 码力 | 142 页 | 13.52 MB | 1 年前3C++高性能并行编程与优化 - 课件 - 07 深入浅出访存优化
memory-bound • 通常来说,并行只能加速计算的部分,不能加速内存读写的部分 。 • 因此,对 fill 这种没有任何计算量,纯粹只有访存的循环体,并 行没有加速效果。称为内存瓶颈( memory-bound )。 • 而 sine 这种内部需要泰勒展开来计算,每次迭代计算量很大的 循环体,并行才有较好的加速效果。称为计算瓶颈( cpu- bound )。 • 并行能减轻计算瓶颈,但不减轻内存瓶颈,故后者是优化的重点 并行能减轻计算瓶颈,但不减轻内存瓶颈,故后者是优化的重点 。 浮点加法的计算量 • 冷知识:并行地给浮点数组每个元素做一次加法反而更慢。 • 因为一次浮点加法的计算量和访存的超高延迟相比实在太少了。 • 计算太简单,数据量又大,并行只带来了多线程调度的额外开销 。 • 小彭老师经验公式: 1 次浮点读写 ≈ 8 次浮点加法 • 如果矢量化成功( SSE ): 1 次浮点读写 ≈ 32 次浮点加法 • 如果 CPU 符合小彭老师的经验公式。 • “right” 和“ wrong” 指的是分支预测是否成功。 多少计算量才算多? • 看右边的 func ,够复杂了吧?也只是勉勉强强超过一 点内存的延迟了,但在 6 个物理核心上并行加速后, 还是变成 mem-bound 了。 • 加速比: 1.36 倍 • 应该达到 6 倍(物理核心数量)才算理想加速比。 加速曲线 • funcA 用了 2 核就饱和。 • funcB0 码力 | 147 页 | 18.88 MB | 1 年前3C++高性能并行编程与优化 - 课件 - 01 学 C++ 从 CMake 学起
学 C++ 从 CMake 学起 by 彭于斌( @archibate ) 高性能并行编程与优化 - 课程大纲 • 分为前半段和后半段,前半段主要介绍现代 C++ ,后半段主要介绍并行编程与优化。 1.课程安排与开发环境搭建: cmake 与 git 入门 2.现代 C++ 入门:常用 STL 容器, RAII 内存管理 3.现代 C++ 进阶:模板元编程与函数式编程 4.编译器如何自动优化:从汇编角度看 编译器如何自动优化:从汇编角度看 C++ 5.C++11 起的多线程编程:从 mutex 到无锁并行 6.并行编程常用框架: OpenMP 与 Intel TBB 7.被忽视的访存优化:内存带宽与 cpu 缓存机制 8.GPU 专题: wrap 调度,共享内存, barrier 9.并行算法实战: reduce , scan ,矩阵乘法等 10.存储大规模三维数据的关键:稀疏数据结构 11.物理仿真实战:邻居搜索表实现 流体求解 12.C++ 在 ZENO 中的工程实践:从 primitive 说起 13.结业典礼:总结所学知识与优秀作业点评 I 硬件要求: 64 位( 32 位时代过去了) 至少 2 核 4 线程(并行课…) 英伟达家显卡( GPU 专题) 软件要求: Visual Studio 2019 ( Windows 用户) GCC 9 及以上( Linux 用户) CMake 3.12 及以上(跨平台作业)0 码力 | 32 页 | 11.40 MB | 1 年前3C++高性能并行编程与优化 - 课件 - 03 现代 C++ 进阶:模板元编程
com/video/BV1fa411r7zp 课程 PPT 和代码: https://github.com/parallel101/course 高性能并行编程与优化 - 课程大纲 • 分为前半段和后半段,前半段主要介绍现代 C++ ,后半段主要介绍并行编程与优化。 1.课程安排与开发环境搭建: cmake 与 git 入门 2.现代 C++ 入门:常用 STL 容器, RAII 内存管理 3 4.编译器如何自动优化:从汇编角度看 C++ 5.C++11 起的多线程编程:从 mutex 到无锁并行 6.并行编程常用框架: OpenMP 与 Intel TBB 7.被忽视的访存优化:内存带宽与 cpu 缓存机制 8.GPU 专题: wrap 调度,共享内存, barrier 9.并行算法实战: reduce , scan ,矩阵乘法等 10.存储大规模三维数据的关键:稀疏数据结构 流体求解 12.C++ 在 ZENO 中的工程实践:从 primitive 说起 13.结业典礼:总结所学知识与优秀作业点评 I 硬件要求: 64 位( 32 位时代过去了) 至少 2 核 4 线程(并行课…) 英伟达家显卡( GPU 专题) 软件要求: Visual Studio 2019 ( Windows 用户) GCC 9 及以上( Linux 用户) CMake 3.12 及以上(跨平台作业)0 码力 | 82 页 | 12.15 MB | 1 年前3C++高性能并行编程与优化 - 课件 - 02 现代 C++ 入门:RAII 内存管理
bilibili.com/263032155 PPT 和代码: https://github.com/parallel101/course 高性能并行编程与优化 - 课程大纲 • 分为前半段和后半段,前半段主要介绍现代 C++ ,后半段主要介绍并行编程与优化。 1.课程安排与开发环境搭建: cmake 与 git 入门 2.现代 C++ 入门:常用 STL 容器, RAII 内存管理 3 4.编译器如何自动优化:从汇编角度看 C++ 5.C++11 起的多线程编程:从 mutex 到无锁并行 6.并行编程常用框架: OpenMP 与 Intel TBB 7.被忽视的访存优化:内存带宽与 cpu 缓存机制 8.GPU 专题: wrap 调度,共享内存, barrier 9.并行算法实战: reduce , scan ,矩阵乘法等 10.存储大规模三维数据的关键:稀疏数据结构 流体求解 12.C++ 在 ZENO 中的工程实践:从 primitive 说起 13.结业典礼:总结所学知识与优秀作业点评 I 硬件要求: 64 位( 32 位时代过去了) 至少 2 核 4 线程(并行课…) 英伟达家显卡( GPU 专题) 软件要求: Visual Studio 2019 ( Windows 用户) GCC 9 及以上( Linux 用户) CMake 3.12 及以上(跨平台作业)0 码力 | 96 页 | 16.28 MB | 1 年前3C++高性能并行编程与优化 - 课件 - Zeno 中的现代 C++ 最佳实践
main 函数第一个执行? • 众所周知, main 函数是 C/C++ 程序中 第一个执行的函数,是程序的入口点。 • 但,他真的是第一个执行的吗? 全局变量初始化的妙用 • 我们可以定义一个 int 类型全局变量 helper ,然后他的右边其实是可以写一个表达 式的,这个表达式实际上会在 main 函数之 前执行! • 全局变量的初始化会在 main 之前执行,这实 际上是 际上是 C++ 标准的一部分,我们完全可以放 心利用这一点来执行任意表达式。 • 对于 DLL 来说则是 DLL 加载时执行表达式 。 逗号表达式的妙用 • 那么这里是因为比较巧合, printf 的返回类型 正好是 int 类型,所以可以用作初始化的表达 式。如果你想放在 main 之前执行的不是 printf 而是别的比较复杂的表达式呢? • 可以用逗号表达式的特性,总是会返回后一个 实际上,只需定义一个带有构造函数和解构函 数的类(这里的 Helper ),然后一个声明该类 的全局变量( helper ),就可以保证: • 1. 该类的构造函数一定在 main 之前执行 • 2. 该类的解构函数一定在 main 之后执行 • 该技巧可用于在程序退出时删除某些文件之类 。 • 这就是小彭老师的静态初始化 (static-init) 大法 。 静态初始化用于批量注册函数 • 我们可以定义一个全局的函数表(右图中的0 码力 | 54 页 | 3.94 MB | 1 年前3C++高性能并行编程与优化 - 课件 - 性能优化之无分支编程 Branchless Programming
分支预测成败对性能的影响 排序为什么对有分支的版本影响那么大 为什么需要流水线 • 为了高效, CPU 的内部其实是一个流水 线 (pipeline) 。流水线的目的是能把原本 串行的一系列指令并行化。为了理解为什 么需要流水线,我们先反过来,假设没有 流水线,会有什么坏处。 • 例如,右边你今天早上的任务清单。 • 请问你这些任务总共需要多少时间? 任务 时间 占用资源 洗脸 5 条件跳转指令 • 让不占用相同资源的任务同时进行,这也是 CPU 流水线的初衷。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 是骨感的,对于程序来说,指令不只是一个 个简单的任务,有时候我们需要做判断,来 决定要执行的具体任务,这就是分支,在汇 编语言中体现为条件跳转指令。 • 例如我们这里给任务清单加一个,如果烧开 水时被烫伤,则直接去医院的特殊任务。 • 特点:一旦触发去医院这个支线,则后面的 任务都不用做了,直接跳过。 如果烧开水时被烫伤,则跳转到去医院 刷牙 5 分钟 嘴巴,手 看比站 15 分钟 眼睛 吃饭 30 分钟 嘴巴,手 拉粑粑 20 分钟 屁股 去医院 10 分钟 全身 无条件跳转指令 • 还有一个小问题,就是执行正常的分支走到“拉 粑粑”后,还会去医院。 • 为了在正常分支里不去医院,我们在“拉粑粑”后 面加一条无条件跳转指令,不论条件如何,直 接跳转到去医院的下一条指令,也就是程序结 束。 •0 码力 | 47 页 | 8.45 MB | 1 年前3
共 31 条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