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大规模云原生应用管理实践
7.70 MB
23 页
0 评论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摘要 | ||
文档阐述了Golang在大规模云原生应用管理中的实践,重点介绍了云原生技术和Kubernetes生态系统的应用。云原生通过容器技术和Kubernetes实现了基础设施和应用的标准化,提升了规模化、专业化和优化。此外,文档探讨了云原生PaaS平台的建设策略与机制,包括应用模型、运维特征、组件版本等方面。通过标准化平台应用模型和机制,提升了开发者体验和应用运维效率。同时,文档还提到EDAS平台的构建策略和OAM应用模型的标准化实践。 | ||
AI总结 | ||
### 《Golang大规模云原生应用管理实践》总结
#### 1. **云原生的定义与技术标准化**
- 云原生是以容器技术为基础,围绕Kubernetes进行的技术标准化演进。
- 通过标准化的调度、网络、存储、容器运行时接口等基础设施,以及声明式资源和控制器的运维能力,推动社会分工细化,优化成本、效率和稳定性。
#### 2. **云原生PaaS平台的发展趋势**
- 提供标准化平台应用模型与机制,融合云原生生态。
- 重点包括开发者体验优化、Serverless(FaaS + BaaS)、GitOps自动化、ServiceMesh、多元化支持、智能化(AIOps)、一体化、轻量化和端到端自动化。
#### 3. **EDAS的应用模型与平台构建**
- **OAM(Open Application Model)**:简化应用管理,定义能力、依赖编排、组件版本和服务绑定。
- 平台构建策略与机制:
- 应用管理策略与机制。
- PaaS内核与业务逻辑分离,用户界面独立。
- 实现标准化、轻量化、可扩展的目标。
#### 4. **OAM与KubeVela**
- OAM表单:简单、开放、标准、可扩展、轻量化。
- KubeVela:作为OAM的实现,整合Kubernetes生态,提供应用交付与管理能力。
#### 5. **统计数据**
- 规模化应用交付效率对比去年提升1倍。
- 每万笔峰值交易的IT成本对比4年前下降80%。
#### 6. **作者背景**
- 刘洋(炎寻),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就职于阿里云云原生应用平台团队,专注于中间件、容器、Kubernetes、PaaS平台等领域,OAM社区成员。
总结:文档围绕云原生技术、PaaS平台和OAM模型展开,阐述了云原生在大规模应用管理中的实践与发展趋势,强调了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性在云原生技术演进中的核心地位。 |
P1
P2
P3
P4
P5
P6
P7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 可预览页数已用完,剩余
16 页请下载阅读 -
文档评分